行在中越边境:一个人的花山岩画 |
---|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12月16日10:48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恋恋山水欢迎 网友投稿 从不曾奢望过会有这么一个下午,一条缓缓流过的河中,飘荡着一叶孤舟,孤舟上,船尾坐着静默的船夫,船头坐着一个安静的女人,而四周,千年的青山环抱着这一切。 这样的画面,不期然地出现在了我生命中的某一刻,随波荡漾的,自然还有内心的感动。 小船儿载着我,一程又一程,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随风飘逝。当我抬头望向一处陡峭山岩时,印入我眼帘的已是一幅幅奇特的画面:向内倾斜的岩壁上有一大片大片红色的图案,图案各异,似乎只是用一支笔简单沟勒出的一些轮廓,朴实而粗旷,几乎布满了那整个一片山崖。 靠岸的小船将我放下,我便急不可待地攀上那一级级台阶,留存千年的岩画顿时清晰地展现在面前。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四周寂静无声,岩画上众多的人物、动物、器物让我有种轮回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远古。 壮族古代的骆越人,他们正面站立着,双臂向两侧平伸、曲肘上举、双腿叉开、屈膝半蹲,腰间横佩长刀或长剑,他们在欢庆丰收、欢庆节日;他们在展示人的力量,向亲人、向爱人;他们在说他们是不可战胜的,对着这片山这片水,他们是天地的主人!我想,这是一场非常主旋律的群舞,我愿意去这样地想象。 接着,在那些个高大威猛的骆越男人身边,出现一些身材娇小的身型,尽管舞姿是一样的,而传达给观众更多的是娇媚和崇拜,是女人望着她们所爱的男人胜利归来时所奉上的如水的柔情,而男人,便心甘情愿地将自己融化、淹没,火红的激情瞬时弥漫在天地间。此时,画面更倾向于表现人性,原始却恒古不变。 又一个场景出现了,一个高大魁伟、身佩刀剑的正身人同样蹲马步立在中心,脚下有一条狗,胯下置一面鼓,身旁也有数面鼓,四周有众多的形体矮小的侧身立着的人。仿佛只听见时急时缓、时高时低的击鼓声响彻云霄,而人和狗都一动不动,严肃和虔诚的形态表露无遗。他们是在祈求神灵吗?他们是在祭奠族人的亡灵吗?我不得而知,但我希望他们如愿以偿。 画面就这样一个个地在我眼前飘过,我放任着自己的想象,让远古的岁月在心中回荡。 古代的先民们,在过着朴实单调的生活同时,在陡峭的崖壁上创造了他们特有的文化,而他们是如何爬上崖壁的?流传的最可信的说法是:当某一年江河发大水之季,水位猛然上涨之时,先民便飘在木筏上作画娱乐或以此纪念那年的水位。所以,后人现在也依样在每年夏季水位上涨时,在崖壁上刻出水位的最高度。于是我也看见那些近几十年中高水位的标注了,最高的也就有我站在那里的高度,离上面的岩画还相距甚远,但比现时河水水位估计也高出十多米了。 我不知道有一天河水会不会漫过整片山林?不知道有一天河水会不会彻底干枯?也不知道红色的岩画在历经了这两千多年的风雨后还能再存有多少年?……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个人坐在河边,一个人坐在岩画面前,静静地想着这些有点杞人忧天的问题。 这条河叫明江河,这片岩画所在的山叫花山,这个地方在广西状族自治区宁明县,从离县城两三公里的驮龙乡坐船两小时便到了。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