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顿悟美妙火锅之道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11月29日16:04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真正的食家在精神上不亚于思想者甚或是宗教徒,饮食中流溢的颜色、滋味、香气、人语、音乐,在喧嚷的外象幻觉中沉入灵韵的冥想,就是一种意境,是神意和契机,是关于真假、虚实、空与有、客观与幻觉的超常体验。

  吃饱,仅仅是一种应付生存的生理行为,吃出道,则是顿悟之后醍醐灌顶的快感。道可道,非常道,从我们的传统里出发,和谐中庸是最为基本的审美标准,在这个标准上,吃来吃去,竟发觉唯有火锅最是美妙。

  火锅之美

  领悟火锅之美,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正如同人类自身的繁衍一直在进行,但古往今来从实际操作中升华出来的性学专家只有寥寥几人。清代写过《随园食单》的袁枚算是才子兼美食家了,可他本人竟十分反感火锅这一饮食方式,“冬日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且各菜之味,有一定火候,宜文宜武,宜撤宜添,瞬息难差,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近人用烧酒代炭以为得计,而不知物经多滚,总能变味。或问:菜冷奈何?曰:以起锅滚热菜,不使客登时食尽,而尚能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劣可知矣。”

  袁老先生认为火锅喧腾,他反对把各菜各味放到一起,认为各菜须有各菜的火候,且食物滚多了,总要变味。但他忽略了,火锅把种种鲜味集合在一起,虽破坏了清纯,却自有搭配、调剂、变换之妙,火锅之美,是综合各种美食之美,绝非是混浊。

  在爱吃火锅的四川人看来,“真正的食家在精神上不亚于思想者甚或是宗教徒,饮食中流溢的颜色、味觉、香气、人语、音乐,在喧嚷的外象幻觉中沉入灵韵的冥想,就是一种意境,是神意和契机,是关于真假、虚实、空与有、客观与幻觉的超常体验”,这当然是一种抽象的理解体验,火锅的和谐之美,可粗略地视为就餐时的氛围和入口之物的搭配,先天的用餐形式决定了后天的饮食乐趣。

  自由之道

  先说氛围,食物有时可看作是静止的客观存在,在吃饱、吃味道到吃环境、吃经验、吃文化的上升过程中,外在氛围虽不能说是雪中送炭,但却是锦上添花的神来之笔。最直观的一点是很少有人孤独地吃火锅,在一切菜式之中,火锅无疑最能促进用餐者之间的人际交往,最简单的火锅形式可能只是泥炉、铁锅、白汤、肉片及几片菜叶,但用餐者却能格外放松地参与平等交流,吃到愈入佳境之时,便会有一种乐观坦诚的气息洋溢于饭局之中,宋人林洪说吃火锅“团圆热暖之”,清诗人严辰有咏火锅诗句“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正是这种乐趣的写照。

  写过《山家清供》的林洪也是一个和袁枚差不多的才子兼美食家,不过此君却比较推崇火锅,在他那本《山家清供》中记载了一则“涮兔肉”的逸事,林洪前往

武夷山拜访隐士止止师,快到山峰时,下起大雪,一只野兔飞奔于山岩中,被林洪抓到,林洪想烤来吃,止止师却给他提供了一个私人食谱: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炉上架个汤锅,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桂做成调味汁,等汤开了夹着片在汤中涮熟,沾着调味料吃。林洪试了这样涮熟之吃法后觉得甚为鲜美,且能在大雪纷飞之寒冬中,与三五好友围聚一堂谈笑风生,随性取食,非常愉快,因而为这种吃法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到今天,无论是各种肉类或蔬食,皆可如此涮食。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吃火锅有一种“自助餐”的雏形,那份“重在参与”的形式比较能满足现代人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需求,也颇为符合中国儒家一向提倡的入世观点。

  火锅取材丰富,有荤有素,用餐者可自选自食,择食而从;炉灶的火力大小可任意调节,吃老吃嫩或吃爽吃脆任凭自愿,无论锅中汤卤或味碟中的众多调料,食者都可以按自己的口味需要随意增减和自由选择,不受任何约束。进餐的时间可长可短,无论时间长短只要炉火不熄,照样鲜烫可口、暖人肺腑;菜品可丰可俭,量力而行。

  一切道的真谛就是空灵和自由,随意的就餐方式不仅为吃这一行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下箸之人也从亲手参与烹调中饱享口福,而且产生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

  和谐之道

  具体到吃的实质内容,愚以为,构成火锅这一命题的无非是锅、底汤、下锅料和味碟这四个元素,每一个元素当中又都饱含了和谐的美感,这种看似简单的机械组合其实蕴藏着实践总结的智慧。有一次我到一家貌不惊人但口味十分地道的

川菜小店里吃火锅,误点了一道极辣的锅底,当我辣得口弗能言连连饮茶时,店家微笑着给我送上一份麻油碟,蘸着麻油吃下之后居然奇迹般地浑身轻松了,店家对于味道的灵活运用使我不得不感慨,中国博大精深的阴阳调和中庸制衡之术,竟用这样朴素的方法表达出来了。四种元素之间的巧妙搭配,实非三言两语所能概尽。

  有序之道

  进一步说往锅里下料,中国人崇尚“有序”,一个真正的火锅爱好者吃火锅是有程序的,先鸭血、豆腐;然后涮生肉片;接着是牛肚、牛筋、大肠等汤底料;第四道才是蔬菜,如空心菜、茼蒿、金针菇、白菜,它们在烹煮时会释出水和甜味冲淡锅汤;最后才是下一把手工的粗面配汤喝。所有的繁文缛节,都是为了在一堆杂乱无章的菜盘中寻得一种完美欣赏的体验。

  火锅最初之时仅仅是“下里巴人”的街边生活方式,大道得以行,乃是人们乱世中求宁静所至。抗战期间作为陪都的重庆聚集着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当时火锅经过不断改进,色、香、味更加和谐,特色更加突出,不仅使本地人吃上了瘾,也使不少外省人爱上了火锅。一些军政要人、商贾士绅、金融巨头也以火锅宴客,据说

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就开过500人的火锅宴以显阔绰,当时流落在陪都的一批演员、作家、记者、画家等文化界人士也成了火锅的座上客。

  看似红汤翻滚,火锅实则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中一道和谐舒缓的风景。(文/闫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烤肉+大饼=土耳其式快餐 (2002/11/28 10:56)
京城夜宵到哪里去吃? (2002/11/28 10:30)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