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塔子 回族的美味传说 |
---|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11月22日10:48 新浪生活 |
新浪网友:风沙星空 我上大学时,学校有两个食堂,一个汉餐,一个清餐。清餐就是清真食堂,是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同学开设的。 我那时喜欢吃清真食堂一种叫“油塔子”的面食,班上刚好有个同学是哈萨克族,于是就把饭票给他,让他帮我从清真食堂买油塔子回来吃。很想。 毕业十多年了,还时不时地钻进大街小巷的清真饭馆,坐在拥挤的各民族食客间,要几只油塔子,要一碗肉汤,吃一顿可口的早餐或晚餐。 油塔子给我的记忆很深,因为是那个叫达斯坦的哈萨克族同学教会我吃的。 油塔子是依据其形状而得名的。原料是精白面粉、炼过的羊油、清油和精盐、花椒、纯碱。 油塔子的做法很简单,但要做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用温水把面和好,将其揉成软面状,发上一个小时后,再加上盐水揉好,把面擀薄拉开,抹上羊油、精盐和花椒粉,边擀、边揉、边卷起(像是汉族人做花卷),然后,用手拧成一个个苹果大小的宝塔状(或说是金字塔状),摆在笼屉里蒸上半小时后即可食用。 油塔子由于放油多,看起来油亮生辉,闻起来香气扑鼻,吃起来油而不腻。 好的油塔子,最关键的是蒸熟食用时,用手拎起宝塔尖后,尖下的“塔身”会抻成一串丝线状而连接不断。 油塔子是回族人的饮食,但在新疆这个46个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互相融通着吃的文化,其他民族也将它当成了主食。 在伊犁地区,维吾尔人特喜欢吃油塔子。他们除了用白面和油做成油塔子外,还延伸了油塔子的内容,做成一种叫“赛维孜”的油塔子(即黄箩卜油塔子)。 “赛维孜”油塔子的原料与回族人的油塔子相似,只是添加了黄箩卜。他们把黄箩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越细越好,最好细于挂面丝。把面擀开成圆形,并擀得像纸一样薄,然后把熟清油均匀地抹在薄面上,再撒上一曾黄箩卜丝及稍许的精盐,轻轻卷起,放在笼屉里蒸20分钟,熟后,再切成一截一截,盛在盘子里即可食用了。 这种面菜合一的“赛维孜”,颜色黄白搭配,油津生亮,松软可口。 如今,在乌鲁木齐的大小清真饭馆里,售卖油塔子的已经不多了,要想吃上油塔子,你只好到中山路上的伊斯兰大饭店或延安路、团结路上的维吾尔餐厅以及在乌鲁木齐很有名的“老回民饭店”才可以一饱口福。 那次我回学校参加我们班同学毕业10周年聚会,我硬是逼着我的哈萨克同学达斯坦的妻子在他家给我们做了一笼屉的油塔子,一边热乎乎地吃着,一边回忆着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很是感慨。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