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再回首:关于吃的记忆碎片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11月19日10:03 新浪生活

  新浪网友: siebenxu

  俺要说到的吃以记忆中的零食为主,主食嘛,俺小时侯那会儿长江以北估计都差不多,无非是米饭馒头大饼面条。称的上饭局能让俺有机会下狠嘴的基本是亲戚朋友的婚宴。说到零食小吃,地方特色就出来了。不知道俺下面提到的这些有哪些能引起全国各地吃货们的共鸣,勾起吃货们的记忆。

  俺是天津人,三绝就不说了,只说点儿民间的,不太为人知却又留在记忆里抹不去的。在俺很小的时候,有一种馒头,俺们叫它开花馒头,一般在粮店儿或工厂食堂才有卖。这种馒头圆圆大大,顶部绽开,露出里面粉红色的芯,掰开两半,里面也是白色和粉红掺杂。开花馒头是甜的,这甜主要从粉红的部分来,不知是用什么糖做出来的,和一般的甜不一样,柔柔的,渗在面粉里,若有若无的勾引着你的腮帮子咀嚼,想把所有的甜全部榨出来,又总觉得意犹未尽。银丝卷的甜和它相似,但缺少了它的媚惑,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味觉上。随着俺的成长,卖开花馒头的越来越少见,馒头绽开的部分顶着的那点粉红也越来越少。到现在,终于不再见到,成了记忆中的味道之一。

  俺小时那会儿,一片居民区里至少会有两家国营杂货店。糖瓜和拔糖是店里俺最感兴趣的食品。都是用白糖熬制,糖瓜是圆的,象小南瓜,上面的纹路也象南瓜。拔糖的外表很象腐竹,在一定温度下咬一口可以拔很长的糖丝。这两种糖的味道差不多,原谅俺嘴笨,无法描述其味道。几毛钱买上几个糖瓜和拔糖,任其在俺的嘴里把俺的上下牙粘的难以张开,其乐无穷。另外从杂货店买的最多的就是

泡泡糖。可不是“大大”,那时离“大大”的出现还有好几年。俺说的这种泡泡糖,呈长条状,半透明,上面往往有一层可食用的白粉(此白粉非彼毒品白粉也)防止其粘黏,外面用一油纸包了,两头扎紧,油纸包装上画一吹泡泡小孩儿,旁边三个圆骨碌肚的字“泡泡糖”。没有任何的瓜果香味加在里面,用现在的话说属于健康原味型。技术好的话可以吹出很大的泡泡,为了掌握这种技巧,当年俺着实费了不少“口舌”。也出现过几次泡泡糖吞落肚的险情,把少不经事的俺吓的够戗,脑中浮现关于泡泡糖可以把肠子粘起来的种种传闻,一天内茶饭不思,直至转天起床大便仍然正常。这种泡泡糖已经很多年不再见到了,连记忆中的味道也有些模糊了。

  大力糕是俺小时最爱吃的零食之一,可能是由于其比较贵,不能经常吃到的缘故。大力糕是俺按发音写出的名字,长大后俺见过有人写成大梨糕的。应该也是由白糖熬制,在过程中加入某种东西使其膨化,制成后呈金黄色,表面光滑,剖面布满膨化造成的小孔,香甜酥脆,每每由一小贩将其放置于自行车后衣架上贩卖,也不做遮挡,任凭风吹尘落,却依然能让俺这样的小吃货两眼放光。现在仍能看到卖大力糕的,只是价格已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而迅猛发展(和当初相比)。寿礼糕也是俺按照口头相传的发音写出的名字,究其源是不是这三个字俺也不知道。小的时候,一听到由那锅里的蒸气吹响的汽笛声,俺就再也坐不住了。呜呜的笛声和四溢的面香诱惑着方圆二百米之内的所有小吃货。寿礼糕是由一种特制的可能是由糯米磨成的面粉制成,芳香无比,把面粉放入一特制的圆柱形模具内伴随着笛声蒸熟,倒出来后酒盅口大小,抹上卖糕人自制的果酱或豆沙酱,由小吃货放入嘴内,完成了一次从听觉,视觉到味觉的享受。很长一段时间,寿礼糕的笛声几乎在俺的周围消失了。直到前两年闹下岗,我家门口的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又操起了这个已经长大的小吃货们久违了的营生。这汉子人很干净,总是穿一件很白的白衬衣,俺总感觉他是要去

写字楼上班似的。人也非常和善,推着一辆三轮,随着蒸气锅的笛声悠悠然走街串巷。一元人民币好象是六块糕,你可以抹上不同口味的酱,一口一个,满口余香。俺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感谢这位老哥的单位让他下岗,但俺很佩服这位老哥面对生活的气量,卖糕卖得宠辱不惊,无欲则刚。俺买糕时还和他探讨过寿礼糕名字的由来。谢谢他让寿礼糕的笛声再度响起,温存了我的听觉,味觉和回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如此吃情:京城美味小吃一锅端 (2002/11/18 09:50)
如此吃情:翠花 上酸菜! (2002/11/15 10:19)
一路吃来:大学里的吃情故事 (2002/11/15 10:17)
吃吃情结:借钱吃海货 不算不会过 (2002/11/15 10:10)
如此吃情:最爱咱天津卫的早点 (2002/11/14 09:25)
吃吃情结:来一碗清爽的鱼汤面 (2002/11/13 11:00)
如此吃情:我所深爱的云南美食 (2002/11/12 12:01)
吃吃情结:广东人的烧乳猪情怀 (2002/11/11 09:24)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