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神日记:吃在春城二日 |
---|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10月06日10:07 新浪生活 |
文/小兵屁屁(新浪网友)欢迎 网友投稿 !推荐你心仪的店家或是写下关于吃的美文,与更多的人分享。 吃在春城 隔着宽大明亮、一尘不染的奔驰大巴车窗向外望去,刚刚入夜的昆明城显得有些不那么真实。 这就是彩云之南、红土地上的一颗明珠么?她与我到过的其它西南地区的城市有什么不同么? 狭窄的、南方特有的曲折蜿蜒的街道两旁,是破旧或是新鲜的店面和来来往往的人流。我试图找出她的特色来,但是没有成功。 直到晚宴开始。 当地政府部门招待我们在昆明人引以为荣的世博园一家饭店就餐。饭店的名称叫“云南世博吉鑫园文化饮食城”,餐厅里容纳了上百张圆桌,每桌八人,着民族服装的男女服务员穿梭其间,场面热闹非凡,真是一次名符其实的大宴。 最具特色的是其“yan舞”表演。之所以用拼音是其本意如此。这个yan,后来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家饭店号称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私人歌舞团,以云南民族风情舞蹈为其特色,加之庞大的宴会场面,因此故为“宴舞”。用拼音而不直接用文字,是因为这家饭店力求与巴黎红磨坊艳舞、泰国芭堤雅人妖燕舞相提并论,所以以音为意。 坦率地说,这是我所经历过的最到位、演出和饮食结合得非常不错的节目。几十、上百名身穿民族服饰(当然是经过艺术处理)的专业演员表演,真是一次视觉大餐。 富于变幻的舞台灯光、民族音乐、故事性很强的表演,更重要的是那些年轻美丽的少女们(英俊的小伙子们我倒没怎么留心,嘻嘻)不断以她们婀娜多姿的身材、顾盼流离的眼神和娇艳欲滴的面容吸引着我。 红磨坊和芭堤雅我都没去过,但可以想象那也是令人兴奋和眼球充满刺激的经历。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宴舞给人感觉要“高雅”得多,肉欲少得多。尽管少女们向食客露着白晰的大腿、柔嫩的臂膀和诱人的肚脐,但那透着浓浓的民族风情,透着一次次的赏心悦目的风景。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前两者观众参与感很强,而宴舞则还是以观赏为主,当然也有一些观众参与的内容和味道,但总给人有点“生分”的味道。我想,这可能是中国人传统的“内敛”的特性使然吧。 当然,来这里的人们,与其说是食客,不如说观众或游客,因为饭菜实在是一种点缀而已。一个多小时的舞蹈表演,似乎一眨眼就过去了,真让人有点怅然若失意犹未尽,以致于一道道上来又下去的菜肴都没怎么用心吃就结束了。 要说真正的昆明饮食,由应当说说我昨晚的小吃之行。 先是在网上查了一些关于昆明小吃的介绍,然后独自走出我住的连云宾馆,在对面乘92路公共汽车到终点站。不为别的,就想体验一下城市交通,这是反映一座城市印象的重要内容。还好,窗明椅净,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 终点站是这座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广场、商厦、各种各样的专卖店、步行街、霓虹灯、川流不息的人群、乞讨的小孩和躲在他们身后的大人……就是在这种地方,往往是小吃集中之处。 但是,千万不要被那些装璜精美、明亮通透的餐馆所迷惑。真正的地方风味,是隐居在小巷里那些居民聚居之处。 我是在光华街2号的“云生园”吃的第一例小吃——久闻大名的过桥米线——事实上后来我听到一个说法,说是当地人其实很少吃过桥米线。我点的是最贵的一种,每套30元的标准,为的就是吃个“全”。对于西南地区的小吃价位而言,30元是很高的了,但我认为还是挺值。看看内容吧: 三个小菜,拌猪耳朵、拌鸡胗、拌辣白菜及人造海蜇丝,以及两小碟佐口、一个非常袖珍的汽锅鸡。下来的,才是正经内容:先上来一大碗鸡汤,然后服务员端上来一整整一大托盘原料,我记得起来的有这么些——宣威火腿、玉兰片、白肉、鱿鱼、海参、银耳、豆皮、鹌鹑蛋液、胡萝卜丝、豆芽、腰片、火腿肠,还有一种叫不上名的当地产的植物,白生生的味道像是嫩树皮。这些原料放入大碗半分钟后,服务员告诉我可以把米线倒进去吃了。 你看,这么多东西怎么能不吃撑了?因此,尽管我有思想准备不要吃太饱,还有很多小吃等着我,可我还是有些弯着腰走出店铺的,当然是撑的。 再简单说说这家店吧,一个标准的、80年代各地常见的国营店铺样子,服务员不紧不慢不卑不亢,白工作服上的油迹像是有些年头总也洗不净。但这些并不影响它的米线味道鲜美和门庭若市,并且,大部分顾客是本地人,只不过他们并不像我这样吃的过于复杂。实际上,米线类吃法颇多,比如有一种叫卤米线的,我没能吃到但许多人称称赞不已。 还是在这条街上,12号的腾冲饵丝店也挺有意思。要吃什么先买小票,然后给窗口里的师傅。我要了一个包子和一份“大救驾”。包子真是太香了,皮子油酥酥的,而且令人惊奇的是,包子皮是一层一层的,像北方的千层饼。尽管我刚吃完过桥米线,但还是不加考虑地吃完了这个大包子。“大救驾”,这个名字一定有什么历史故事可讲,遗憾的是我没有听到什么解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吃呢?有点类似北方的炒面片,酱豆腐大小、米粉做的小片子,混着肉片、葱段、韭菜丝和糟辣椒炒成,还配一碗鸡汤(看来昆明人喜欢吃鸡)。由于我吃得太饱,而且不太喜欢喝鸡汤及糟辣椒的味道,所以没有吃太多。 事实上,这条街上有一家久负盛名的包子铺,位于光华街1号的“破酥包子店”。我猜想,包子可能就是腾冲饵丝店卖的那种,但一定更好吃,因为听说总有二、三十人排队等着买,而且基本上都是本地人。我去的时候大概是晚上8点前后,已经打烊,只有带着遗憾离开了。此后在昆明的时间里,心里一直想着这家店的包子。 事实上,这片商业区范围内,你只要留心,肯多走走,就会发现有太多大街小巷里各种各样的可口吃食,而绝非仅仅光华街那几家。虽然昆明是个旅游城市,但小吃基本上都还很正宗,只要不是景点。 在昆明的两个晚上,一天是自己单独出去找小吃,结果吃了个肚满肠肥,一天是集体行动吃大餐,肚子不久后就感到饿了但赚了个“眼饱”——盛大华丽的“宴舞”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我个人多年的体会是,西南地区的每个城市,都有太多想想就让我垂涎欲滴的小吃,而且味道一般都不错。我在昆明只有两天时间,没能尽尝当地小吃,是为一大遗憾。 这两个晚上,算是把昆明的饮食习性和风土人情有了个大致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觉得从地方小吃(那可是当地人最普通不过的饮食内容了)上,能够体会出远不止饮食方面的内容来。如果你想了解一个城市是高贵的还是平民的,是寂寞的还是热闹的,是 “高雅文化”的天下还是世井之流的社会,那么,晚上逛逛小吃街吧,这是现在每座城市都有的风景,尤其是在南方。 再补充一下,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首善之地”北京,真是越来越让人感到乏味。别的不说,单从小吃上讲,看起来国内甚至世界各地的饮食都能在这里找到踪影,但如果到过其它地方你就会体会到,北京那些琳琅满目的东西,只是一件件简单粗糙的临摹品。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