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吃吃情结:最爱疙瘩汤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09月28日10:09 新浪生活

  文/天涯孙悟饭(新浪网友)欢迎 网友投稿 !推荐你心仪的店家或是写下关于吃的美文,与更多的人分享。

  小时候,听妈妈讲过个故事,旧社会的穷人过年吃不起饺子,多以疙瘩汤代替,所以疙瘩汤又有“小饺子”的雅号。家族里曾有个小孩子,平常清汤寡水地没见过世面,过节的时候见了疙瘩汤慌不择食,不幸被滚烫的汤羹烫死了。当然,这种悲剧注定不会重演,由此却疙瘩汤的魅力可见一斑。

  疙瘩汤,有疙瘩有汤,汤是种隶属食物

光谱学中的背景色,晶亮的油花也时隐时现,里面的面疙瘩如同一群可爱的小鸭子沉浮其间,淡绿色的蔬菜更容易让你联想起荷塘的景致。当调羹伸下去的时候,调皮的小鸭子依旧和你捉着迷藏,荷叶般的绿蔬却已经舒展开,诧异的倒该是你了。

  疙瘩汤是一种地道的北方民间小吃(有些地区,也把这种吃法叫做“拨鱼儿”,两者的区别不是很大),据传最早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朝廷委派的工作组下乡去做调研工作,为了密切联系群众,那时候也无须粮票油票的,一律在社员家里吃派饭,跟现在没什么区别的。当走访到一户贫穷的渔户家的时候,四壁空空,家贫如洗,仅剩下了小半碗的杂和面,只好将蛤蜊(读音gǎla,即牡蛎,也称生蚝)搀着杂和面,为上级领导做了碗汤。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腐败肚子海鲜鱼肉地吃惯了,何曾见识过这等饮食?可能确实饿了吧,就和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典故如出一源,一碗蛤蜊杂和面汤令食者的味蕾如痴如醉,兴致中询问究竟何物如此美味,渔家答曰“蛤蜊汤”,于是蛤蜊汤从此名闻天下,由于方言的缘故,以讹传讹被叫成了“疙瘩汤”,类似的故事在现在的辽宁省大连、青岛等地广为流传。

  做疙瘩汤是种适合全民普及演习的

行为艺术,倏忽间能够将半碗散面粉创作为香气沁人的瑶汤碎玉,大抵还是要培养点感性细胞才行的。单说那搅疙瘩吧,绝非一个囫囵的“搅”字就足以描勒的。作为刚刚入门的菜鸟级见习者,首先要熟诵“老三篇”般地牢记“搅疙秘诀”:

  其一,加水应该循序渐进,慢加勤搅,不可一蹴而就,仓促开局,头脑中反复回放着雨点砸落的Slow Motion,润物无声,浑若天成;

  其二,搅拌必须沿同一方向,正常均应顺时针方向,作匀速运动,力贯腠理,筷头划动的涟漪使面粉与水之间形成凝聚;

  其三,在搅拌的时候,要腕子动而不是手指动。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悉心观察,会发现其奥妙其实和纺缠毛线的原理是一样的,作用点远,不仅节省力气,而且更有益于动作的连贯性。如今人们动辄将瞩目社会人物称呼为“大腕”,其实就来自人们在生活中的体验,同样一般劳作,腕子当然比手指要更显功底。

  舀上半碗面,加水搅成均匀细碎的小疙瘩,入锅煮熟即可。有直接加糖吃的,不过那种甜糨糊在北方地区极为鲜见,多半还都是呛锅的混汤面疙瘩,分为荤素两种形态。先在锅里放油,烧热后放入葱末、姜末及肉粒爆出香味,加入少许酱油改善清汤寡水的颜色,煮面疙瘩的同时再添加盐、味精、青菜进行色彩与营养调和,轻淋少许香油烧开即可出勺。素疙瘩与此程序基本相同,不过是将肉粒换做

西红柿而已。

  多少年了,一直喜爱着疙瘩汤,这种喜爱又俨然一种辨证哲学。在大饭店里吃到的疙瘩汤,虽然精选调料口感奇佳,却吃不出记忆中的味道。平民化的饮食,就是这样,味道总是属于过去的,可以让我们不断地咀嚼回味。你也可有此好么,那就让我们一起怀念吧,赶快,趁热烫嘴才好呢!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网友推荐:常去的韩国烧烤 (2002/09/25 13:33)
网友推荐:美味蟹餐DIY (2002/09/20 19:09)
网友推荐:感觉天府山珍 (2002/09/20 10:09)
网友推荐:桂林阳朔美食列举 (2002/09/20 09:53)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