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泸沽湖与摩梭人:守住人间最后净土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09月20日10:33 新浪生活

  文/蓝衣布裙(新浪网友)

  我愿意相信,若干年后的某一个空闲,朋友JIEKE手里还握着这样一张明信片:一湖清水靛绿,一宇长天碧蓝,几朵闲云空游,几许山色滴翠。最耐她寻味的,是这样一句话:“走近泸沽湖,才知道有些神秘是永远不要去揭开其面纱的好。”

  这话是我说的。在2002年的9月10日。

  遥寄她句话时,泸沽湖正在日出。在东山那边,太阳一点一点抬头,羞答答的。蓦然,就大大方方地跳到了湖面上空。空旷的泸沽湖,惟有一叶小舟,小舟上一个渔夫,渔夫在提网收鱼。我远远地从柳梢空隙望过去,像看一幅剪影。

  然后,就叫醒了守邮亭的妇人,亭子简陋难看,妇人睡眼惺松。看着妇人盖下有“泸沽湖”字样的邮戳,一张多年后注定有故事可回忆的明信片,就经过妇人的手,要穿过漫长的时间隧道,活在世上。

  后来JIEKE问我是不是对泸沽湖有失望,似乎不是,又似乎是。我很难给一个准确的答复。也许历尽千辛万苦,实现一个梦想的体验大抵如此罢了。天涯无尽,彼岸难寻。人总是无从解释不断地选择生活在别处。当理想中的“别处”一一走过,那最后一个“别处”会是什么?

  从

丽江出发,颠簸三个多小时,到达宁蒗县城,换上微型小巴,翻越三座大山,再历经三个小时,泸沽湖到了。

  泸沽湖的门票设计得精美,明信片,还带着邮资。只是当你掏出四十元人民币后,再回望大幅标牌——“人类的最后一块净土”,不知会有怎样的无可奈何?

  受了网上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费心不少的帖子影响,车上,我和小巴司机谈起要去里格岛的扎西家。没想到司机就是摩梭人,叫二车努古,汉名张国梁。他点到为止地提醒说扎西家并不是扎西本人在经营,是外地人利用他的身份在做着挣钱的营生罢了,原来如此!回头和M一商量,就在被人指责为“商业味太重的”洛水村住下了。怎么说,连厕所都没有的里格岛是我这类叶公好龙式的小资菜驴无法适应的。

  在泸沽湖呆了两天,有三句话是很想一说的:千万别把它的自然景观想像得太好,你要明白泸沽湖的卖点是摩梭人的“走婚”制度;千万别以为母系家庭有多么的神秘,你要明白那不过是人间的另一种过日子方式;千万别对摩梭人品头论足,你可能总也不明白人家怎么就能那样不卑不亢,对自己民族的(哦,他们是不承认“摩梭族”一说的,他们的身份证打着的是“摩梭人”)生活方式有着足够的自重自信和自爱。

  所以,与其谈泸沽湖印象,不如谈对摩梭人的印象。

  二车努古,一个有着黑亮脸膛的三十出头的汉子,在送我们进湖的路途上有一半多的时间在和我们聊天。

  “人生是那样的短暂,人再活也活不到几百岁去,几十年的光阴不用来好好相处,打打闹闹算什么事?所以我们摩梭人是从不打架的。”

  “杨二车娜姆不好说。从她让我们摩梭人扬名世界,改变了我们的经济状况这点来说,我们是要崇拜她的;可她也利用我们的走婚制度赚了不少男人的钱,这就不好了,从这点说我们又瞧不起她了。我们摩梭人感情是感情,钱是钱,爱一个人是和钱无关的。感情和钱连到一起是很羞耻的事情。像她,跟了一个又一个,钱也弄得越来越多,算什么事呢?”

  “我一百天里面也难得遇上可以聊这么些的客人,你们算是个例外了。很多人抱着看新奇的眼光来看摩梭人,可骨子里又不屑于和我们交往。他们走马观花又能看出什么来呢?”

  “泸沽湖的开放会不会从根本上造成摩梭人传统生活的消失,这我不敢说。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和我的下一代是不会变的,那些走出大山的摩梭人也不会变,他们迟早是会回到湖边的,因为我们是摩梭人嘛,我们就觉得泸沽湖好,比世上什么地方都好。”

  “我的汉语你们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累,但我希望说明白了我的意思。”

  望着着汉装的二车努古,我和M心生敬意。他一一回答我们问题的神态落落大方,他发自内心的笑意也让人舒坦。

  不知道那个划船送我们去里务比岛的摩梭妇女叫什么名字,关于她,我们记得的是其清透明亮的歌声,还有其关于婚姻的高论。

  “你们汉人那样活最划不来了,一辈子在一棵树上吊死。结果是个个活得半死不活。虚伪得要命。恋爱时要死要活,有了孩子吵闹不活,

离婚时拚死拚活。合也难分也难。再没办法了就包二奶养小蜜。哪像我们,没孩子前随便可以走婚,不用担心寻死觅活。有了孩子就恩恩爱爱,白头到老。实在没感情了,也好说好散。何必呢,又不是天下没有其它男人女人了。”

  一席话说得满船游客若有所思。都近人到中年,也许在婚姻的峰火中摸爬滚打已是伤痕累累,看着摩梭船妇咯咯笑着说自己夫妻感情好得很,谁也难免会觉得摩梭人的走婚制是对人性的一种张扬和肯定吧?

  嗨,这是社会学家的事情。回头还说摩梭人。

  走出泸沽湖,最让我惦记的是“摩梭民俗博物馆”讲解员给汝拉措(汉名陈希)。小姑娘也就十六七岁吧,初中毕业。埋头在桌上写“我的心里话”时,我走近了她。和前面接触到的摩梭成年男女一样,给汝拉措的谈吐依然是有板有眼的,让人不敢小视。她说非常羡慕杨二车娜姆的闯荡经历,希望自己也有走出大山的那一天。但同时她又说杨二车娜姆的书写得不够真实,有一些是离真实的摩梭生活远了,她说杨不该那样写,她说摩梭人的走婚其实是很严肃的,一点也不随便。现在外界对摩梭人有些误会,以为摩梭女子和汉人的“鸡”没有区别,这很让人伤心。

  在“我的心里话”里,小姑娘写道了入选北京去宣传摩梭文化的事,那是她惟一一次出过的远门。和二车努古和摩梭船妇不一样,显然,小姑娘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山外世界的渴望,她希望有一片比泸沽湖更宽广的天空。在这个意义上,杨二车娜姆显然成了她的楷模。

  那么,这个有着好听的汉名,能写一手娟秀的汉字,并能流畅地用汉语写文章的小摩梭女,陈希——给汝拉措,她终究会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司机二车努古自豪地宣称“走远了的摩梭人迟早要走回泸沽湖”,而汉化十足的陈希——给汝拉措们,在面对外界的精彩诱惑时,是否真的有足够的定力定守这母系社会的最后一片净土?

  我只能默祷:让“净土”在现代文明的侵蚀下,消失得慢些,再慢些。

  这不会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祈祷。

  新浪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西部之旅:游向遥远的响沙湾 (2002/09/16 14:23)
走访美国的桃花源 (2002/09/19 10:08)
不要是最后的桃花源 (2002/09/16 14:15)
远离蝗虫的旅游 (2002/09/19 10:02)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