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上海美食街 |
---|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09月09日15:53 扬子晚报 |
在上海,提起美食街,人们自然会想起乍浦路美食街、云南路美食街,其实,当年的曲阳新村赤峰路600弄,才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美食街。 上世纪90年代,在这宽不足10米,长逾200米的新村弄堂两旁,从早到晚,总是挤满了品尝各式风味小吃的人们,这里有城隍庙的“双档”、大壶村的生煎、南翔的小笼、云南的过桥米线、兰州的拉面、宁波的猪油汤团,还有那些许许多多叫不上名的小吃,真是让人吃得流连忘返。 人们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大饱口福,先来的坐着吃,后来的站着吃,也有的索性买了边走边吃,嘴里的还没吃完,眼睛早已“猫”上另一个摊位。 那些生意忙得满头大汗的摊主们会大言不惭地告诉你,这里的小吃绝对是正宗的名师祖传。尤其是那个专卖山东“裹脚布”的年轻人,穿着一身褪了色的军装,外面套着白饭单,头戴一顶白得耀眼的厨师帽,一口一个“俺姥爷”,说什么将鸡蛋面饼裹着油条的吃法是他姥爷的姥爷的姥爷的发明,可惜那时老祖宗没有专利可以申请,闹得现在他这个正宗的山东“裹脚布”手艺第十八代传人,眼见假冒伪劣“裹脚布”满天飞,也无法打假。他的这番蛊惑人心的表白,常常引得周围的吃客一片哄堂大笑,没有一个不说他吹牛。但是奇怪,说归说,人们还是最喜欢吃他做的“裹脚布”,同样做“裹脚布”的十几个摊位,每天总是数他的摊位买的人最多,吃的人最多,等的人也最多,看那山东小伙子施展他那十八代传人的手艺,只见,一勺面糊,打上一个鸡蛋,瞬间被摊成一个直径为40厘米的面饼,薄如片纸,脆如蛋卷,抹上香油,涂上甜辣酱,撒上芝麻、葱和香菜,再裹上一根刚出锅的油条,哈一副香喷喷、热烘烘、脆生生的“裹脚布”出笼了。吃的人迫不及待地一口接一口吃得狼吞虎咽,看的人无不馋涎欲滴,忍不住大声催促:“老板,怎么这么慢” 当年我住在曲阳新村时,也是这里的常客。每天早晨,送女儿上学,在这里吃上一副“裹脚布”,喝上一碗豆腐脑,晚饭前,趁夫人下厨,会携女儿来此品味新疆的羊肉串,而那广东阿金做的沙锅云吞更是女儿双休日早餐的首选。 前几天一家人去逛街,长大了的女儿突然心血来潮,要去品尝幼时的美味。欣然前往。只见当年的赤峰路600弄,已经没有一丝喧哗,整洁的水泥道路两旁,修起了花坛,林阴下,几位老人在打拳,阳光下,一片宁静祥和,听说因为种种原因,好几年前,这里就不再允许设摊了,真是事过境迁啊.(文/陈建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