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生活
 新浪首页 > 新浪生活 > 正文

写食:好吃的汉字

http://life.sina.com.cn 2002年08月16日08:55 北京青年报

  “在所有糕饼中,我最爱羊羹。即使并不想吃,光是那表面的光滑、致密且呈半透明受光的模样,怎么看都称得上是一件美术品。尤其是泛蓝的熬炼方式,犹如玉和寿山石的混种,令人感到十分舒服。盛在青瓷皿中的蓝色羊羹,宛如方从青瓷皿中出生一般的光滑匀润,教人不禁想伸手抚摸。”

  上述绝美的文字,出自夏目漱石之手。文字虽不能疗饥,却能解馋,而且也很好吃,甚至比羊羹(日本的一种传统食品,通常在夏季里充当茶食)本身还好吃。

  日本的饮食美学,一向有视觉至上的倾向,“怎么看都称得上是一件美术品”。事实上,食物所唤起的感受不仅是视觉上的,而是神经系统,味觉、嗅觉、肌肉、内脏以及肠胃的感官总动员。这样的一场狂欢,除了生理上的满足,似乎还应该留下什么。

  人类一直用各种文字来记录上述事件,尤以汉语为甚,在“语言的密林里”,饮踪食影处处可见,就连治国之道也可以有滋有味地写成一部食谱(《吕氏春秋》)。就文体而言,食谱是专门用来记载食物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但是,受到体裁和功能的限制,即使是文字大师如张爱玲者,也无力将“生”字煮熟。在一份私人

菜谱中,她这样记录了一道“红烧划水”:

  “青鱼尾巴二条,青鱼头一个,菱粉3/4杯,笋四两,酒二汤匙,酱油半杯,糖二茶匙,盐一茶匙,火腿数片,葱、姜。将鱼尾剖直为三条……头也砍成四五块在热油锅内煎炸一透。”

  尽管有人指出,“砍鱼头”堪称神来之笔,如见弱不禁风的张爱玲之“很是吃力”的样子,不过,就语言艺术而言,绝对不会超过刘仪伟在“天天饮食”里的口述。

  毕竟,饮食只会在大师们认为有需要或者是心血来潮之际,偶然地得到幸临,这不仅是饮食的不幸,而且是文字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在实验中发现,各种文字,以汉字最为好吃,当然这只是对以汉语为母语者而言,不过象形文字的先天性优势更是毋庸置疑,换言之,如果有一天我们在餐桌前突然遗忘了大部分的汉字,中国菜的好吃必定大打折扣。此外,我还发现,汉字以及在汉字语境中所能还原、拼贴以至创造出来的美味,常常能把自己吓一大跳。

  可是,被问到“写食主义”究竟算是一种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一直都难以回答,情急之下,就会声称此乃“文字的装置艺术”。直到最近我才想通,并且借用到一个时髦的词语:身体写作。我想,大概错不到哪里去。

  当然,身体也只是一部分,甚至是片面的。我曾经这样自我辩解过:饱暖而思淫欲,教你看到吃饱了以后仍未能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性之可悲,饱暖而思作文、即是吃完了还要写给你看的这种,是因为在吃过之后,精神上尚有一种不满足。这种不满足,从高雅上讲,叫苦闷的象征;往通俗里说,就是吃饱了撑的。

  写食就是写食,文字料理,是一种自己对自己的游戏,永远成不了主义。在吃的事情上,我们应少谈点主义,少研究些问题,多吃点好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吃在北京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相关链接



新浪生活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739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